当你用电脑的时候若感觉到卡顿,在能想到的是系统上运行太多东西、安装太多东西到C盘的原因以及是机械硬盘需换固态硬盘外,相信有人也会想到可能是内存太小的原因,从而会有去升级内存的念头。另外在这种想法看来,要是我的内存越大,岂不是就不用担心因为卡顿而影响我使用了呢?
所以,在这样的情况下,也会觉得内存更大就更好,会恨不得把主板上4个槽位都给插满。但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有这个说法,那就是:主板上的4个内存插槽不要插满,因为这样会影响内存的性能。
那么以上的说法是不是真的呢?要是不能插满,那主板它为什么设置了4个插槽?既然都有了为啥不能插满?而且这样能直接扩大内存啊!也能把旧的给用上......接下来就主板上能不能插满4跟内存的说法,来简单聊一聊,究竟能不能这样做,这样你也能从中知道是为什么。
1、关于这个说法的依据
首先,这里可以给你一个结论,那就是:主板可以插满4根内存,但实际操作中是不建议的,因为可能导致性能下降、稳定性降低或兼容性问题。
通过结论,可以知道其实主板它是允许这样做的,只是论性能提升上却起不到实际作用,发挥不出其真正的性能,还会导致其它问题。当然,这样的结论你可能觉得奇怪,毕竟都插满4条了却说没提升?那么,可以看看下面一些人们实践出来的依据来了解一下,就像做题目一样,当你知道答案了,也总要看看解题过程是如何得出答案的。
第1点就是性能未提升。目前市面上消费级主板普遍采用双通道(即使有4插槽),而插满4根内存无法实现真正的四通道,带宽不变,但高频内存性能可能下降。例如,DDR4内存超频时插两根可达3600MHz,插满后可能仅能稳定在3200MHz。所以其实就是“双通道 x 2插槽”的组合,而不是真正的四通道组合。
第2点就是信号干扰问题。现在的主流主板采用菊花链连接设计,它们相邻插槽共享信号线。当插满4根时,相互间干扰加剧可能导致开机蓝屏或死机,从而影响稳定性(如B550M主板方面有人反馈出现兼容性问题)。
第3点就是容量需求例外。这种属于特殊情况,也极少人会这种做,那就是在专业场景(如视频渲染、大型建模)需大容量内存时,插满4根(如64GB)是可行的,此时容量会优先于频率。只是该做法不存在普遍性,属于是一点“邪修”做法。
因此,经过以上有人实践出来后得出的结论,就能知道就算插满了也没啥具体的提升,以及还出现干扰的问题等等。
2、一些原因和理由
另外,还有3个方面的原因和理由,是对插满4内存的做法上,有一些限制:
(1)架构限制
-
很多消费级CPU(如Intel Core或AMD Ryzen)仅支持双通道。就算插满4根内存仍为双通道模式,无法提升带宽,这意味着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仅通过两条独立通道来完成。
-
若插两根16GB内存组双通道的情况下,性能表现上优于插四根8GB(总容量相同),但后者干扰更大。
(2)设计缺陷
-
菊花链内存连接(占市面上90%主板)相邻的插槽信号干扰,高频下易降频(如DDR5插满后频率从6400MHz降至5600MHz)。
-
还有一种T型拓扑设计,它很罕见且在个别的高端主板上,这种能支持4根高频内存,但成本高且单条性能损失较大。所以这类主板非常少见,绝大多数情况下不用考虑。
(3)兼容性与升级
-
内存批次差异易导致冲突,超频失败率更高(如ZEN3平台插满后超频难度倍增)。
-
插两根会更灵活,把预留插槽来用于未来升级容量,即使原来用的故障了也可以更换槽位去插入使用。
在实际操作时,若我们把内存插入1、3或2、4槽的时候,系统会将其分配至两个独立通道,从而实现带宽翻倍。当插入4根内存条的时候,情况会变得不一样,由于通道数未增加,带宽是不会进一步扩大的,反而可能因信号干扰导致频率下降,这也就是人们说的“插满4根内存性能下降”的由来。
总结
到此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了,插双通道才是明智的选择,虽然它不是不可以插满4根,而是插满了却得不到想要的效果。对于更多是玩游戏的人,建议是把预算用到更大容量的内存上,仅使用2根内存开启双通道,并优先插入同一通道下远离CPU端的插槽,保障高频和稳定性。
而个别专业需求的人们且要大容量(≥64GB),可插满4根,但要考虑且接受可能潜在降频的风险;而普通日常使用的话直接插双内存组成双通道就能满足使用了。毕竟内存性能取决于通道数而非插槽数,以及结合使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容量与匹配的频率即可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